嗨,早!
如果說 DeFi 是建立在鏈上的數位金融服務,那麼去中心化自治組織(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,DAO)就是建立在鏈上的數位合作社。
校園裡的「員生消費合作社」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。這篇先認識合作社與私人企業的差異,再討論為何 DAO 應該被稱為區塊鏈上的數位合作社?
合作社
下課時間同學相約到合作社買飲料,是許多人學生時期的回憶。但合作社並不是開在校園內的商店。以台灣大學的員生消費合作社為例,它明確指出合作社是個「互助團體」:
合作社是人人為我、我爲人人的互助團體。基於這項宗旨,本社社員有以下權利:享受低廉物價;領取交易分配金;領取股金;向本社反映意見;參與本社的經營管理;參與本校公益事務。
合作社不以營利為目的,而是共謀社員最大經濟利益的互助團體。本社社員眾多,以批量進貨,並且大幅壓低利潤,所以售價較一般商店便宜。本社盈餘 60% 分配給社員,透過刷社員條碼可領取紅利。刷卡消費越多,您在下一年領到的分配金越多。在學生畢業或離校時,可領回入社股金 6 元!
換句話說,「員生消費合作社」是基於教職員、學生的日常消費需求,而共同出資成立的互助團體。以台大為例,每人只要繳交 6 元就能成為社員。合作社運用這些經費採購師生需要的商品,並僅限社員消費、享受折扣並參與決策。
合作社內通常買不到酒類,就是因為它沒有被視為師生不可或缺的消費需求。反觀大學裡的便利商店,品項就大致與校外的便利商店相同。這就是商店與合作社的明顯差異。
合作社起源於工業革命時期的的英國。當時大批農民遷移至都市成為勞工,卻負擔不起都市的消費水準。1844 年,28 位紡織工人在曼徹斯特附近的羅虛戴爾小鎮,共同組成史上第一個消費合作社 —— 羅虛戴爾公平先驅社(Rochdale Equitable Pioneer's Society)。

羅虛戴爾公平先驅社成立之後,直接向上游採購麵粉、燕麥、糖及黃油等民生物資,讓社員以接近成本的價格購買,省下生活開銷。後來這個合作社逐漸壯大,在 30 年內社員成長超過 5,000 人,被視為是世上第一個成功經營的合作社。
但消費合作社只是合作社的眾多分類之一,光是台灣就有近 7,000 家不同類型的合作社。像統籌果菜生產及運銷的農業合作社、經營銀行業務的信用合作社,或是調派計程車服務的運輸合作社都是常見的類型。
乍看之下,這些合作社都已經有點「歷史」。不過,近期在區塊鏈領域逐漸受到關注的 DAO,可說是合作社的復興運動。什麼是 DAO?
數位合作社
網路上關於 DAO 的介紹多半充滿專有名詞,容易讓人迷失在區塊鏈、治理代幣以及智慧合約的技術叢林裡。
其實 DAO 的架構、用途與 18 世紀在英國出現的合作社如出一轍 —— 講究讓使用者可以成為合作社的擁有者、使用者及經營者,而非以營利為主要目的。
舉「沒有銀行的借貸」服務 Compound 為例,開發團隊在 2020 年中就透過部落格指出
他們沒有從中獲利,並且將把治理權交還給用戶們:自從 Compound 成立以來,我們一直專注地打造 Compound 並想辦法讓它去中心化,而不是想著如何從中獲利 —— 其實我們根本無法直接從 Compound 獲利。
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套持續運行的金融基礎設施,供應用程序和開發人員隨時調用。現在我們的核心工作已經完成,我們將會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為區塊鏈領域開發其他新產品和服務。
我們很自豪地推出一套全新的治理系統(DAO),以社群治理取代 Compound 開發團隊的管理。社群成員們可以提議、討論和實作對 Compound 的版本更新,而不用再仰賴原有的開發團隊。
鏈上金融主打去中心化,因此與合作社模式可說是一拍即合。現在回頭看,DAO 就是區塊鏈上的數位合作社。
雖然金額通常不多,但是人們要加入消費合作社,還是得先繳交入社股金,才有產品消費、選舉權。Compound 的開發團隊在區塊鏈上成立合作社,則是自己先出錢出力。用戶不必先繳交入社股金,就能直接使用 Compound 借貸,並在過程中獲得治理代幣 COMP 幣。
此外,用戶還可以透過 COMP 幣參與選舉,由社員代表共同決定 Compound 的發展方向。舉凡能上網的人都可以使用 Compound 服務並參與治理,這也讓數位合作社的規模不再受到地理限制。
有別於消費合作社處理的是採購、販售的實體業務,需要人員居中協調。Compound 處理的是純數位的加密貨幣借貸,只要更新程式碼(智慧合約)就能搞定並交由區塊鏈執行,而且帳目完全公開、一清二楚。換句話說,DAO 不僅是人人都可以提案的合作社,而且還不需要理事負責執行,也不用選任監事負責業務及財務稽核就能運行。
只不過,數位世界也並非完美。多個帳號背後的擁有者可能是同一人。因此,我們熟悉的一人一票,就變成了一幣一票。另外,使用者除了賺取治理代幣之外,任何人也都可以直接在交易所購買。這就讓人擔心 DAO 容易受到大金主的掌控,為特定個人利益服務。這些都是 DAO 有待解決的問題。
不只鏈上金融受到合作社共同經營模式的啟發,共享經濟的代表企業 Airbnb 也已經提出類似概念,與房東們共享利益,講究互助與參與。
公司形狀的合作社
數百年來,公司、股東和消費者的關係很單純。公司從消費者身上賺錢,再將獲利分回給股東。但科技模糊了這條界線。Uber 是全球最大的計程車隊,旗下卻沒有司機;Airbnb 是規模最大的連鎖住宿,但旗下卻沒幾筆房地產。
司機、房東不算是公司員工,也未必是股東。他們對平台的忠誠度不高,可能會同時加入多個平台,加速媒合,或是哪個平台抽成低、用戶多就隨時轉移。平台本身也得想出新辦法,才能留住司機和房東。
根據 Airbnb 在 2018 年寫給美國證管會(SEC)的信函:
我們認為 21 世紀最成功的公司,將會是那些與所有利益相關者(stakeholder)在利益上高度一致的公司。以 Airbnb 所在的共享經濟為例,除了員工和投資者之外,最重要的是房東提供房源建立了供給市場。
在共享經濟模式中,唯有讓房東們獲益,Airbnb 才會跟著成功。如果 SEC 能放寬規範,讓企業能在創業初期透過股權機制激勵共享經濟的參與者,最終將會讓雙方都能得到最大利益。
Airbnb 日前提出一套稱為「房東暨體驗達人基金」的機制,將 920 萬股的 Airbnb 股票當成啟動基金。未來 Airbnb 會運用這筆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或股利增長當成獎勵金,撥款給需要資金支援、表現良好的房東及體驗達人,而且還可以提供教育補助金。
原本公司只要照顧員工、最大化股東利益,但現在還要照顧好房東以及體驗達人。隨著未來的平台參與者越來越多元,這個基金的名稱恐怕還會變得更長。最後變成公司形狀的合作社。
回到區塊鏈世界,數位服務之間的介接、人與人之間的協作更是頻繁。對於使用者來說,平台之間的轉移成本非常低,只要幾個按鍵就能完成,哪邊的利率高就往哪裡跑。但是,低忠誠度的問題應該只會是短期現象。
過去一年間,許多 DeFi 應用紛紛發行治理代幣並成立 DAO。這就像是數位世界的信用合作社,長期而言,會基於成員的不同需求發展出各自特色。這就如同各家農業合作社,都會發展出自己專精的蔬果類別。屆時 DeFi 的使用者或許將不再只是追逐利率最高的應用,而是根據 DAO 所發展出的金融服務,選擇最符合自己需求應用。

除了金融之外,人們也已經在去中心化出版、藝術領域成立了不同的 DAO,例如大家熟悉的 LikeCoin 以及買下許多知名 NFT 作品的 PleasrDAO。但也因為 DAO 這個概念才剛剛萌芽,多數人都不知道 DAO 就是類似公司、合作社的組織結構。甚至,常會誤以為 DAO 是另一種新的幣。
就如同各家公司剛成立時,業務看起來都大同小異。DAO 也還需要未來幾年的時間熟成,才能逐漸看出它對去中心化生態的影響。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週六午後到 OURSONG 購買 NFT 收藏。若想查閱區塊勢過往的出刊內容,可以參考文章列表。此外,也請大家推薦區塊勢給身邊的親朋好友。
DAO:區塊鏈上的數位「合作社」
好市多算合作社嗎?
使用者對項目沒忠誠度好像可以防止項目方做壞壞事情 不然項目方亂改程式...
https://blog.bitmex.com/bitcoin-cores-competition/